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新冠感染增1万多例!最新研判:类似呼吸道传染,可能每隔四五个月出现一轮流行高峰

“以为是空调吹多了或者上火了

没想到是又一次新冠感染”

“除了没有连续高烧

喉咙痛、鼻塞、咳嗽等症状

又经历了一遍”

......

近期,不少网友表示

自己又“阳”了

出现发烧、咳嗽、浑身疼等症状


网友截图


广东7月新冠病毒感染发病数

增加1万余例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7月份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显示,7月1日至7月3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重症病例203例、死亡病例2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0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2例)。


值得注意的是,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从第27周(7月1日-7月7日)的8.9%持续上升至第30周(7月22日-7月28日)的18.7%。也就是说,新冠病毒感染呈现上升的趋势


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新冠和流感病毒阳性率变化趋势。

(图源:中疾控官网)


与此呈现相同趋势的是,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的2024年6月和7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6月广东省新冠病毒感染发病数为8246,7月为18384,增加了1万余病例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今年7月广东新冠病毒感染发病数。


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主

XDV系列变异株占比上升


病例数上升

那么,病毒株是否发生了变异?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信息显示,与6月相比,7月我国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流行株为JN.1系列变异株和XDV系列变异株,其中XDV变异株占比上升。


全国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变异株变化趋势


其中,XDV系列变异株占比由6月份的25.1%-32.9%上升至7月的38.8%-43.6%。“也不必紧张,现在的新冠毒力没那么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主任医师印根权表示,目前病毒致病力已经大大降低,大众不必担心



可能每隔四五个月

出现一轮流行高峰


针对这一轮流行情况,近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因毒株不断变异和免疫屏障阶段性衰减,新冠已与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类似,逐渐成为我国阶段性流行的呼吸道疾病,但其疾病的严重程度已维持较为稳定的状态。


图源:视觉中国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诊疗中心主任彭劼也指出,新冠病毒感染与流行性感冒相似,可能每隔四五个月就会出现一轮流行高峰。这种周期性波动,与毒株不断变异以及人体内抗体变弱或消失有关。


夏季新冠感染

为何异常增多?


“气候对于流感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毒的传播影响较大,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但从已有数据来看,气候对新冠病毒的传播影响较小,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季节性。”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说。


在他看来,新冠病毒在夏季仍有较高传播率,可能受人员流动、聚集增加、病毒变异、个人防控措施放松、室内环境、个人免疫状况等因素影响。


是否需要继续接种新冠疫苗?


世卫组织近日呼吁,国际社会应关注夏季新冠感染异常增多情况,建议为最高危人群接种新冠疫苗


那么,普通人群是否还有必要继续接种新冠疫苗?


图源:视觉中国


卢洪洲认为,应关注权威部门发布的疫苗接种建议,并结合自身健康状况、暴露风险和当地疫情形势,做出决策。


“目前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虽然疫情形势相对平稳,但仍存在局部散发和小规模流行风险。接种新冠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风险,增强对病毒的免疫力。”卢洪洲说。

除了新冠

这些传染病也需防范

手足口病

夏季也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临床表现多以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缺乏等症状。



预防手足口病应遵循“洗净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的“十五字”方针,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埃及伊蚊传播。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皮疹,面、颈、胸部潮红,全身关节痛等。每年的5~11月是登革热的传播流行季,流行高峰是7~9月。


图源:北京疾控中心


目前没有治疗登革热的抗病毒特效药,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防蚊隔离、早治疗


军团菌肺炎

军团菌肺炎是由军团菌引起的,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发病时间集中于每年的6-10月,高峰期为8-9月。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以及肌痛、腹泻、呕吐等症状,甚至会引起横纹肌溶解、急性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军团菌常经供水系统、空调和雾化系统而被吸入,引起呼吸道感染。建议定期清洗消毒空调,保证空调冷却水的洁净。


对于高风险人群来说
新冠病毒可能成为
加剧病情的“导火线”
甚至导致死亡
务必高度重视

做好个人防护



来源:综合自国家应急广播、中国新闻网、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河南疾控、广州疾控等
编辑发布:程红民
投稿:shmfrmt@163.com
 (注:稿件标题+作者姓名+图文或视频等)
猜你想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国防动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