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黄浦江畔与巴黎圣母院浪漫邂逅

吴旭颖 新演艺 2023-01-27


巴黎塞纳河畔,有世界闻名的巴黎圣母院;

上海黄浦江畔,也有外滩万国建筑群。













昨天下午,在外滩18号的久事艺术空间,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沙龙,带人们“在黄浦江畔与巴黎圣母院浪漫邂逅”。



戳视频快速回顾这场邂逅

©上海时刻




解读《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的建筑与文学始终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在许多读者眼里,“巴黎圣母院”是“先爱上作品,再想看建筑”;也有人认为,《巴黎圣母院》的主角不是埃斯梅拉达,不是卡西莫多,而是巴黎圣母院这栋建筑本身。


巴黎圣母院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直接促成了巴黎圣母院在19世纪的修缮保护工作;如今,这栋世界闻名的历史建筑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修缮。


巴黎圣母院如今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修缮

©王凯




活动的圆桌论坛上,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汤惟杰、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张智向读者分享了《巴黎圣母院》创作过程中种种鲜为人知的趣事。

据说当年,雨果担心违约,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赶稿写出这部小说,但这并不妨碍《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雨果


汤惟杰介绍:“雨果在写作过程中做了很多工作,他告诉我们,读者看到的巴黎圣母院和刚刚建成的巴黎圣母院是完全不一样的。实际上,雨果这部小说问世的巴黎,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巴黎,也完全不是一回事。”

张智也表示:“2019年的那场大火为什么会令世界都感到惋惜,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栋建筑,更成为法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成为后世无数文化艺术创作的主题和素材,包括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还有音乐剧、电影、展览等。”


巴黎圣母院尖顶模型 ©王凯



活动同时也是《巴黎圣母院》插图珍藏本的首发仪式。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黄昱宁表示:“雨果曾在书中提到,建筑艺术是人类的伟大书面语言,一切人类思想在这部巨书中都有其一页。巴黎圣母院这座建筑的丰碑,同时也是文学的丰碑。插图珍藏系列将出色的译本结合作品的历史背景、思想主旨,赋予它独一无二的外表。”


《巴黎圣母院》插图珍藏本首发 ©陈炅玮




“走入”巴黎圣母院





沙龙活动的举办场地——久事艺术空间正在举办巴黎圣母院全球首个增强现实感沉浸式展览的亚洲首展。


展览现场 ©陈炅玮



活动开始前,艺术脱口秀创始人罗依尔率先通过新民晚报的镜头,为观众进行了一场直播导览。

罗依尔点开手中的平板电脑,带着观众“回到”2019年的那场大火,再一路追溯历史的脚步,通过巴黎圣母雕像、描绘巴黎圣母院建造过程的画作等,穿越巴黎圣母院数个世纪的峥嵘变迁和历史故事。


罗依尔为观众进行直播导览 ©陈炅玮


展览还通过AR技术还原了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工作和场所。

令人“身临其境”的沉浸式展览,成为这场文化沙龙活动最呼应和契合的背景。


展览现场 ©陈炅玮


去年12月8日,展览开幕不久,新民晚报便刊出相关报道,并以短视频等媒体融合的形式在众多平台进行了传播。点击查看《巴黎圣母院在外滩被“修复”→》

新民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马笑虹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够在这次展览和新书的传播中尽自己的一份力。我们希望让更多公众能够走进外滩18号这座历史建筑,了解巴黎圣母院的前世今生,感受这一世界文化瑰宝的无穷魅力。”


新民晚报2022年12月8日文化版


据了解,由于观众的热情高涨,原定于前天结束的展览将延期至1月8日,让更多人有机会一睹巴黎圣母院的风采。


展览现场 ©王凯


上海久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吴屹峰说:“正如雨果曾说过的,岁月的蹉跎赠予这座教堂的,远比夺取的要多。如今,巴黎圣母院这一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瑰宝,正在被人们通过多种艺术形式不断传颂着。”

作为活动和展览的赞助方,欧莱雅北亚及中国首席企业事务与公众联动官兰珍珍表示:“期待更多国内的观众和读者能够感受巴黎圣母院的精神力量,让巴黎圣母院所凝聚的文明之美生生不息。”


长按识别二维码回看文化沙龙现场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吴旭颖

图片:陈炅玮、王凯

视频:陈炅玮、李永生

编辑:小开

©新民晚报文化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