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彭了 刘伟 ||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普适性探索

彭了 刘伟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4-02-05

导读

北京市十一学校从办学使命和育人目标出发,通过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构建起一套面向全体学生的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助力学生的个性潜能发展;通过探索六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的连贯系统成长;通过创造富于挑战性的机会平台,激发学生的成长动力,最终探索出一条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普适性路径。

全文共5003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zxxgl.com


基础教育阶段是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关键时期。学校能否在这一阶段建立有效机制、开展相关探索,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效。近年来,北京市十一学校(以下简称“十一学校”)基于“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的办学使命,从“培养志远意诚、思方行圆的社会栋梁和民族脊梁”的育人目标出发,通过构建丰富可选的课程体系、探索六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等途径,唤醒学生潜能,激扬学生优势,走出一条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普适性路径。





构建丰富可选的课程体系,助力学生个性潜能发展


让学生充分发现、发展自己的个性潜能,进而形成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志趣和创新人格,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关键。为此,学校的课程设置必须具备丰富性、选择性,让有不同兴趣、能力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的课程,在心智发展的关键期得到有力支持,成为全面发展而有个性的人。


1. 构建分层分类的基础课程,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的跑道


其一,分层课程。十一学校的分层课程主要体现在数学和科学课程上。以数学为例,共设置数学Ⅰ、数学Ⅱ、数学Ⅲ三个层次。数学Ⅰ主要为未来选择人文社科专业方向的学生开设,课程立足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包括普通高中数学必修和选修Ⅰ课程内容,能够满足国家统一高考的要求;数学Ⅱ主要针对准备选学工程与经济学等专业方向的学生开设,它将普通高中数学必修和选修Ⅰ课程进行整合,并在国家课程标准基础上略有拓展;数学Ⅲ主要为喜欢数学并准备选学计算机、信息学、数学、物理等专业方向的学生开设,在数学Ⅱ课程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加深,与大学数学内容有一定衔接。总之,每一门分层课程都既基于国家课程标准,满足国家课程的能力要求;又有各自的课程标准,在内容和能力要求方面有清晰区分。这就保证课程实施既有底线,又不设上限;既能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又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预留了空间。同时,学校还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动态调适课程层级,从而为学生发现自身潜能、激扬自身优势提供保障。


其二,分类课程。十一学校分类课程的设置思路与分层课程相似,其宗旨都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如果说分层课程更多体现为对纵向的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的关照,那么分类课程则更多体现出横向的对学生认知风格、志趣和思维类型差异的尊重。目前,十一学校的分类课程主要体现在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艺术、技术、体育等学科设置中。以语文学科为例,语文Ⅰ主要针对语文基础较弱、理科思维特点明显的学生开设。这一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容易“较真”,采用数理学科的认知策略学习语文。学校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国家教材专门研发了适合这类学生认知风格的课程,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拓宽视野、调整认知策略、提高语文水平。语文Ⅲ主要针对在语言、文学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更高需求的学生,课程同样基于语文课标和国家教材开设,但学习资源有较大扩展,学习方式也更灵活。语文Ⅱ介于语文Ⅰ和语文Ⅲ之间,针对大多数学生,执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种兼顾课程难度、培养目标、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等多种因素构建起来的分层分类课程,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让学生的成长有了多种路径,他们可以各取所需,在适合自己的跑道上奔跑并收获成长。


2. 构建多维立体的综合课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拔尖创新人才不仅需要卓越的学科能力基础,更要有综合素养的支撑。实践表明,那些有强烈的目标感和自主性、具备批判性思维、善于沟通合作并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更具有发展性和创造力,更容易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尤其在当下强调核心素养的时代,学生如果缺少对综合课程的修习,可能会错过拓展生活经验、参与公共生活的机会,从而缺少意义感和内在发展意愿,失去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持续动力。基于此,十一学校构建了包括“志远”“意诚”“思方”“行圆”四大类的多维立体的综合课程,助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其中,“志远”课程主要引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并通过开展“名家大师进校园”“学长有约”、职业体验等活动,启发引导学生立志成为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或杰出人才;“意诚”课程倡导学生诚信做人,并通过开展社团、志愿服务、假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责任意识;“思方”课程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通过开展策划创意、外国文化日、研究性学习等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活动能力;“行圆”课程突出对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培养,并通过开展新生“行圆”通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3. 开发特需和特色课程,拓宽学生个性化发展路径


拔尖创新人才的智能发展水平常常超越同龄人,因此通过量身定制课程,为他们找到适合的个性化发展路径,就成为学校的重要使命。为此,十一学校开设了“枣林村书院”,专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特需课程,其中既包括针对个别学生的一对一辅导课程,又有针对优秀学生群体的专家课程。如为提前保送大学的学生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并聘请大学教师来校上课;为在某一领域有专长的学生提供高端实验室,助力他们开展科学研究等。学生在“枣林村书院”的学习是充分自主和个性化的,通常是师生之间共同商定学习计划、开展学习研究,开放、探索、包容的学习文化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充分空间。


十一学校还利用自身的研发平台,持续研究孵化出一批综合型、未来型的校本特色课程,包括数学建模与实践课程、人工智能实验课程等,为学有余力或对某一学科领域感兴趣的学生搭建学习平台。如人工智能实验课程旨在通过一系列与校园学习生活紧密结合的研究项目,普及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系统讲解人工智能应用的底层算法和逻辑结构,以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确立与之相关的职业发展规划。2019年5月,在十一学校承办“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期间,学生团队曾展示自主设计的“智能校园导游”系统,给来校参观的国际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探索六年一贯制培养模式,保障学生连贯系统成长


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经历潜能发现、能力培养、形成专长、卓越发展等不同阶段,具有一定的发展周期。因此,设计系统性、连续性的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从容发展的外在环境至关重要。自2001年起,十一学校启动六年一贯制中学课程实验,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和本校学情对中学六年的课程进行系统设计,并推动教学、师资等方面的融合贯通。


1. 开展六年一贯制课程设计,顺应学生成长规律


在开展六年一贯制课程实验中,十一学校通过认真研究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尝试将实践性课程重心下移、理论性课程重心上移,以此强化学生的真实学习体验,并使学生从中升华出对学科的理性认识。同时,学校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接受能力以及思维发展水平等因素,将中学六年的学习划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学段1,学生用两年半时间完成初中主要课程的学习;第二阶段是基础学段2,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高中阶段课程的学习;第三阶段是拓宽加深阶段,用一年左右时间对中学阶段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整合,并进一步拓宽和加深;第四阶段是高考复习阶段。学校还注重强化语、数、外三门工具性学科的教学并适当提高标准,以夯实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六年一贯制的课程设计不但避免了过多的阶段性考试对教学节奏的影响,使学校的课程实施和教学探索更从容,也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提供了更多契机。学校结合新课程和新教材改革要求,通过分解课标、确立目标、重构单元、设计任务等方式,构建学习大单元,深化学生的体验,培育学生的认知、合作、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竞争,成为国家栋梁和民族脊梁。


2. 实行六年一贯教学大循环,培养教师的全纳视野


在开展六年一贯制课程实验的探索中,十一学校的老师们都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之中。他们立足国家课标,根据学生需求、未来趋势和个人专长进行持续性的研究和探索,在此过程中课程意识被唤醒、专业潜能被激发。如何确定课程目标,如何撰写学习目标,如何设计课堂活动,这些课程开发中本质性、深层次的问题常常萦绕在老师们的脑海中。在这样的切磋研磨过程中,学校教与学的质量得到极大提升,产生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许多教师还出版专著,成为教学领域的专家。


与六年一贯制的课程设计相适应,学校开展的六年一贯教学大循环也让教师有了足够宽广的空间,使他们能够了解不同年段、不同类型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从而超越以往单一的初中或高中视野,把六年作为一个连贯的成长周期去看待。这种全纳视野使教师能够更加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有节奏、有针对性地设计实施教学,持续陪伴学生成长,强化了立德树人的效果。这也为学校后续开发K12课程体系积累了大量经验,为未来高中普及后的课程建设铺平了道路。





创造富于挑战性的机会平台,激发学生成长动力


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成长关键期获得展示才华的平台,赢得尊重与认可,是个人成长动力的重要来源。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同样需要激励与支持。为此,十一学校为学生的交流成长搭建了丰富多元的平台,创造了众多富有挑战性的机会。


1. 开发学术交流平台,突出学术引领


十一学校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搭建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平台。如“学生学术研究项目”作为校内的一个开源平台,会及时发布和组织与学生学术研究相关的比赛和选拔,为学生们提供科研工具,同时收集优秀学生的科研成果并进行展示分享。在“比赛选拔”栏目,平台每年会发布与高校科研院所相关的拔尖创新人才计划的报名、选拔信息和名单公示,以及校内外大赛信息和比赛论文提交的接口;在“科研工具”栏目,学生们可以找到每年汇总整理和更新的论文模板、PPT模板、科研流程简介以及各类计算机工具推荐;而“成果汇总”栏目则会整理每年学生的科研成果及获奖信息,服务其他想要参赛的学生。


2. 引入校外高端资源,提供科研支撑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机会,十一学校还与高校实验室和高科技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由高校实验室教授提供专业化的指导意见,由高科技企业在高端实验室建设和设备物资方面提供支持,三方合力共同促进课程建设和学生发展。目前,学校已经与清华、北大等众多知名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建立联系,并成为这些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同时与中科院遥感所、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所以及多家高科技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提供了充足的科研资源支撑。


3. 搭建创意展示平台,鼓励自由创造


十一学校还通过搭建多种创意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业成果的机会。如“红窗汇”是学生作业作品的交易和展示会,每位同学都可以把自己的作业作品拿出来在集市上进行交易展示,如科创作品、学习笔记、作业、习题集、改错本、知识框架图、艺术和技术作品等。学生通过交易看到自己作业作品的价值,增强了自我效能感,同时有共同兴趣的同学也在活动中实现了连接,产生了更多创造的可能性。


在十一学校教育沃土的滋养下,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发现自身潜能、激扬自身优势,并结合自身优长和国家战略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如优秀毕业生李雨晗不仅考入北京大学,而且于2017年成功入选第三批中国“罗德学者”,后又进入牛津大学攻读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和管理方向的硕士学位,为从事自然保护领域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这样的优秀学生并非个例,2021年我校共有11名学生入选中国科协和教育部主办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2名学生入选“北京市青少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5名学生入选“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



(作者单位:北京市十一学校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2年第12期 · 特别专题

文章编辑:王淑清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彭了 刘伟 ||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普适性探索

彭了 刘伟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