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当一赎,典当行在中国的历史变迁

闲蛋黄 伊森艾玛 2023-06-22

中国典当业源远流长,在世界典当业的发展史里都算是较早的。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以物换钱的典当行为。到了南北朝时期,古人会拿家中的衣服、器皿跑到寺院换钱,等筹够了钱再把东西赎回来,从事这种典当的寺院机构“寺库”,就是早期的当铺。

兴起于南北两朝

寺院之所以有财力开当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官府给予优惠的政策补贴,基本可以抵消寺院日常的开支,还有很多余资;二、游客的香火钱,僧人们种田卖菜赚来的钱,通通归寺院管理。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寺院香火鼎盛,寺院经济空前发达,“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寺院将寺库里的余积资财按照佛教“无尽财”思想,出贷济贫,计息取利,回转生财,用以事佛。如此周而复始,一个专门从事以物质钱的借贷行业——典当业便逐渐形成。

《南史·循吏传》对当时到寺库质钱的“典当行为”有详细记载,描绘了从“质”(当钱)到“赎”这样一个完整的典当过程,且典当的对象不仅有农作物苎麻,还有黄金等贵金属。

成熟于唐宋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鼎盛期,当时社会稳定,政治清明,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典当也从单一的寺库质贷逐渐发展为官营、私营、寺营三种质贷形式并存的局面。

唐时老百姓将家具、衣服,甚至牲畜、庄田作为质物换取钱两。由于公私质库争相牟取暴利,朝廷不得不严加整饬,颁布法令对质钱利率作出明确规定。《大唐六典》卷六载:“凡质举之利,收子不得逾五分出息,债过其倍。若回利充本,本官不理。”质贷业成为唐代“最大的商业”,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唐朝的经济。

到宋代,典当业随着都市商业经济日益发达。典当资本性质与唐代大体相同,仍呈官当、私当、寺库当三者并营格局。如陆游《老学阉笔记》卷六云:“今僧寺辄作质库钱取利,谓之长生库,至为鄙恶。”

宋高宗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朝廷为了融通资金,救济流亡,稳定社会,偏安江南,乃采取特殊措施鼓励典当业发展,明令凡开设典当者得授以朝奉郎官衔,跻身仕途,许着皂衫、角带、不顶帽的吏员装束和免除赋税徭役。

宋时对典当的称谓繁多,北方人谓之“解库”,江南人则叫“质库”,寺院又叫“长生库”。天长日久便衍生出一些富有新意的名称,如“解典库”、“典库”、“抵当库”等,称呼中出现了“典”和“当”两字。后来“典当”二字便成为这个行业的称呼。宋朝范哗所著《后汉书•刘虞传》记“虞所赍赏,典当胡夷,瓒数抄夺之”。说的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甘陵相刘虞奉命攻打幽州,与部将公孙瓒发生矛盾。刘虞打算把受赏之财质押给外族,却被公孙劫掠。

与宋朝同时并存的北方政权金朝,典当业也十分发达。《金史·百官志》载,“大定十三年,上谓宰臣日:闻民间质典,利息重者至五七分,或以利为本,小民苦之。若官为设库务,十中取一为息,以助官吏廪给之费,似可便民。”

鼎盛于明清

元末明初,由于受到战争的影响,许多寺院都搬到深山老林去了,佛寺典当不断萎缩逐步消失。明朝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灭亡的经验教训,认为元朝灭亡是因为政治腐败,尤其是元朝官员以权谋私,大肆放高利贷,严重危害了社会生产和经济的正常发展。明太祖朱元璋规定:“凡公侯内外文武官四品以上官,不得放债”。明永乐以后政府又多次重申过这一禁令。中国典当业进入民间经营占主导的历史阶段,明朝强势崛起的晋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晋商发家主要靠贩盐和开票号。典当业、票号、钱庄,号称是山西金融行业的三大支柱。山西典当业繁荣主要表现在:第一,山西人开设的典当行,分布地域极广,山西境内的典当业全部由山西人经营,而省外的当铺也有许多山西人在经营。不光是山西当铺开设最多,同时从业人数也是最多的。典当业同业公会的会长也多由山西人担任。第二,山西典当行的资本雄厚,规模庞大。

作为专门从事抵押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典当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周转,否则很容易受到某些未知经济因素影响而出现资金周转停滞的状况。比较贵重的金银、首饰、皮毛、绸缎等更必须有专门的库房进行保管并有专人看护。典当行也容易成为强盗、窃贼抢劫行窃的目标,一系列防盗防火设施也增加了运营的成本。

其次,当户将当物以次充好、以劣充优、以伪充真之事,稍有闪失和疏忽就会上当受骗。所以典当行必须聘用和培养专业的人才,要能看出和准确估价,又能识破各种骗局不至于受骗。

明朝典当业爆发也绝非偶然。白银的广泛流通和货币化始于明初,明朝政府虽奉行扶持农业自然经济的政策,但在金融领域并完全阻止白银流通。明朝宣德年间,由于国内商业贸易的日益发达和海外市场的大力开拓,商业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到宣德十年(1435年),明政府不得不解除金银作为货币流通的禁令,不仅政府征收赋税折银化,就连民间贸易中,粮米、布匹等商品也已用白银来标价。

广大农民和小生产者所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资本市场。为了筹集资金,有些农民和生产者“势不得不贷之有力之家”。到明万历时期的首辅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都规定除一部分贡品继续征收实物外,其余一切赋税“皆计亩征银”,小民承担的货币赋税越来越重。这也导致民间老百姓要从典当行贷款来支付政府的货币赋税。

当铺一般建有高大的围墙,四周通道设有铁栏,房顶围装铁网,一派森严气象。门柜更为特殊,二门之内设二米高的柜台,站柜收当的人,高高在上。前去当当的顾客要踮脚仰首,把送当的物品捧上去,听高柜上那人论成色给贷款。

当当的利息由一分到二、三分,赎当的期限有一年、一年半、二年不等。赎当时,过期五天即算一个月,加上利息赎取。到期无力赎取,抵押品即归当铺所有,叫作“死当”。当铺把“死当”的物品卖给金店或估衣铺,可赢利三分至六分。

如果客人典当没有包袱包裹容易虫蛀或被老鼠弄坏,为防双方争执,多数的当铺都有“皮货无袱不当”的说法。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在许多的影视作品中看到,当铺的朝奉(办事人员)会唱喏:“虫吃鼠咬,光板没毛,破面烂袄一件。”

生活拮据的百姓,典当铺是经常跑的。一旦凑不够钱赎回自己的财物,他们的财物就会被当铺没收。为了还当铺的钱,这些百姓不得不继续典当其他东西换钱,这也是封建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连民国时期的鲁迅都在《呐喊》自序里写道:“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

明神宗万历35年(1607年),为给国库收入开辟税源,朝廷对典当业专设了一个税种,叫典税。它明确规定商人每个月通过经营当铺得到的利润,不得超过本金的三分之一,超过三分之一的部分会被征收。

这个政策能够很好地防止当铺变成高利贷,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当铺的利润。如果过多的商品流入当铺,会使得市面上流通的商品不足,导致物价上涨。所以明朝官府在鼓励典当业的同时,也对典当行业的经营范围作出了一定的规定。比如当铺不能当人,当铺接收同一种物品的数量不能过五百(防止商人以典当为名囤积居奇)。经过官府的鼓励和引导,明朝的典当行业获得了长足又稳定的发展。

清朝入主中原后,清政府从稳定社会经济和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出发,大力支持典当业的发展,甚至皇家也开办典当业牟利。例如掌管清朝皇室事务和财富的内务府就开设了许多典当行。

清代的典当业及典当税收属户部管理。清编《六部成语注解·户部成语》:“典税,业质物典铺之人应纳之税也”。又《六部成语注解补遗·户部》:“典商领帖:凡开典当,商家必须赴部请领凭贴始许开设”。所谓的“贴”,即相当于现在的营业执照。顺治九年(1652)规定各省当铺每年纳税银5两,北京则按铺面大小进行征收。康熙三年(1664)又重申了每年5两的当铺税,该年政府征收当税11万多两。雍正六年(1728),进一步规定各省当铺由布政司钤印颁帖,凭帖抽税,这一制度一直延续至清末。

低谷与复兴

清末民初,中国典当业出现日趋衰落的趋势,尤其是本世纪30年代,全国当铺大约4500家,比150多年前的乾隆年间锐减70%。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清末民初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军阀割据,货币混乱,苛捐杂税,经济凋敝,造成典当业生存环境极为恶劣。更重要的是民国时期西方现代金融对我国日渐渗入,传统典当业在与钱庄、票号、票局及国内外资本兴办的借贷所、合作社、银行等众多“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中,未能及时转化经营理念,导致典当业资金枯竭,经营形势一落千丈。

新中国成立时,出于稳定经济的目的,典当业被暂时保留。1954年底,人民银行召开反高利贷会议,开始对典当业进行限制。1956年,公私合营时期,各地典当行陆续被改造成人行领导的“小额质押贷款处”。随着改革开放政策推进,198712月,我国大陆第一家典当行——四川成都华茂典当商行正式复出成立,标志着在沉寂了三十余年的典当业奇迹般地苏复。

典当是洪水猛兽吗?并不能这样讲。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谁也无法保证避开资本的借贷。典当行借贷资本无需信用,只需值钱的物品抵押。只要典当行同意抵押,借贷者马上就可得到现款。所以,对于社会来讲,典当行借贷资本是方便快捷的,这也是典当业能在中国存在千年的理由。

一般民间借贷的利息多为月利2%,政府禁止民间月利超过3%,高于3%的就被视为高利贷。借据1是道光十二年程学礼向万鎰当借钱的借约,双方协议月息1.5%;借据2是道光十八年永顺张向益源当借钱的借约,双方协议月息0.8%。这两张借约,既有个人向当铺的借款,也有小商号向当铺的借款,月息都低于2%。尽管有很多当铺提供高息贷款来剥削人民,但也有当铺提供低息贷款帮助基层民众和商户度过难关(看政府如何引导、规范)。

典当业与信用体系

古人的信用靠什么?靠资产、靠家族、家庭连坐,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现代有限合伙企业诞生后,企业和人的信用都抽离,对于企业暴雷的老赖来说,钱我转移了,公司我不要了,其他的你们随意处置。

在现有的司法体系下,金融机构都是弱势群体,大数据又有什么用?名下能查到资产的,走拍卖要一年半载;名下查不到资产的,基本价值归零。在这种环境里,谈什么信用体系?

传统典当业基本以动产质押为主,衣服、首饰是主要的当物;当代典当行不仅包括以上物品,还包括房产、汽车、物资、证券等大额物品,且不动产所占典当内容的比例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多少还是有区别的(现在典当行需要的资金量更大)。

“做生意的人不怕赔钱,最怕没法翻身,最怕从此没有机会。”急需用钱时,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能求助于典当行。一半人把东西押进典当行,抱有经济总有一天会转好,再把东西赎回来的希望,另一半人则是因为除了典当行已无处可去。

我是不太认同“凭本事借来的钱,为什么要还”的说法,典当业诚然存在一定的暴利,但毕竟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只能规范无法杜绝,哪怕明面禁止也会在暗中进行)。如果有人愿意在你坠入深渊时拉一把,总比伸手四下无援要强一点吧。不过也不得不承认,这里面有赌的成分。

以往文章:

想要春节“去中国化”?再修炼五百年吧!

专家鼓励百姓买房拉动经济,恕难从命!

从化工厂到超级药厂,辉瑞成长史大揭秘

亚洲小国主动邀请美国部署核武器,醉翁之意不在酒
门神的历史演变,浓浓的年味

中国动画,从来不只是孩子的玩伴!

非洲第一大淡水湖——维多利亚湖的秘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